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区政协  >  正文

县市区政协

县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摘要

发布日期:2014-12-03 15:14     来源: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县政协分片集中组织开展的2014年度政协委员学习活动中,委员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身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对党委政府及工作部门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经政协办公室梳理后摘要如下,供领导参考。

一、城市建设及管理

1、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提速,全城地标建筑“三馆”建设严重滞后,已严重影响了施甸城市建设的形象,对此群众批评意见较大。建议县委、政府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快施甸县“三馆”建设进度,维护好施甸形象。

2、施甸县城内金甸湖岸小区及中宏阳光城两个商住小区已相继交房入住,入住的居民不断增多,但门前主干道路兰溪路还没有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也没有实施,给小区住户带来很多不便。建议县委政府加快建设的力度和速度,实施路面硬化工程、完善路灯及垃圾处理设施、实施道路绿化美化工程,种植花木。

3、目前,城西白龙河沿线景观工程已基本完成,成为了群众茶余饭后休闲的又一个新去处,群众反响较好。随着休闲人员越来越多,垃圾乱丢乱扔现象随之显现,非常影响景观形象。建议政府在河两岸景观区内增设垃圾箱,方便群众。

4、县城农村客运车辆(面包车)在红绿灯、学校、商场等路口上下客现象严重影响交通。

5、想尽办法打通兰溪路南段(即摩苍路至甸阳中路)和文化路中段(即仁文宾馆至过境线)以完成县城内环线建设,缓解县城道路安全通行压力。

6、施姚公路(县城段)有大量大型运输车辆停靠,严重影响过路群众人身安全,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建设大型运输汽车停车场,规范交通安全环境。

二、产业发展

1、华兴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承载能力不强,水、电、路、标准厂房等保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项目落地需求。建议加快推进华兴片区基础设施建设。

2、旧城、酒房等热区由于受到气候干旱、糖价低、农村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影响,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部分山地被撂荒,严重制约农民群众的增收。建议县委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加大热区的退耕还林力度,并确保取得实效,切实改变热区的生态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

1、做好特色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综合保护。尽快把保护特色民居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措施形成制度规定,在推进过程中加强保护。

四、社会民生

1、殡葬改革中,县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要多方面征求意见,多深入涉及坟墓搬迁的群众家中倾听群众诉求及反映的有关问题,结合在职、退休、群众的居住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的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避免矛盾升级扩大。

2、建议成立本县的贷款担保公司,并在年初预算当中逐年安排一定的担保金注入,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

3、关注群众反映的经营性公墓价格过高的问题。

4、自2012年开展农转城工作以来,在落实“两床被子,十件衣服”相关政策上不到位。建议研究建立农转城居民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

5、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提升,农村儿童有了相对充裕的零用钱,购买小食品食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但目前农村流通的小食品种类繁多,加工包装低劣,食品安全很难保证,希望有关部门引起关注。

五、教科文卫

1、示范小学上学、放学期间,学校附近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将示范小学迁址重建工作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早日实施。

2、县幼儿园规模小、教育设施太差,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考虑建设新幼儿园。

3、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越来越频繁且具有施暴者年龄越来越低的趋势,广大学生家长颇为担心,学校管理越来越艰难。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疏导教育。

4、乡村卫生室办公条件太差,好多村都没有专门的办公用房,设施也满足不了群众医疗卫生的需求,在控制输液率和抗生素使用率的过程中医患矛盾时有发生。建议加大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管理,并适当改善和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

六、交通客运

1、近几年老年代步车、电动摩托车等大量上市,购买者数量越来越多,购买后无需行驶证、驾驶证便可上路行驶,驾驶者对安全驾驶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建议公安交通部门探索管理渠道,对驾驶老年代步车、电动摩托的人群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及驾驶知识培训,探索有效的长期管理的机制。

2、从施甸到何元的公路由于过往大车、重车多,对其破坏较大,带来诸多危险性因素。

3、施七公路已经修建了十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进入了家家户户的生活,施七公路车流量大增,已满足不了车辆出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