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县政协党组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2月26日至3月16日,县政协机关第一轮驻村蹲点工作分五批由主席、副主席分别带领分管委室干部进驻联系村,通过随机调研、民情恳谈、挂钩产业、结对帮扶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进困难、走进矛盾,详细了解联系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方面情况,圆满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认识见实效。本次蹲点活动是政协工作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再拓展”,又是政协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的“再深造”,更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必修课”。通过深入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和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解决了部分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敷衍态度等问题,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重视、在情感上认同、在行动中积极;强化了政协工作的服务意识,使政协干部进一步融入基层,走入群众,深入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全面做好政协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积极主动听意见。县政协把召开民情恳谈会和走访群众相结合,主动扑下身子,主动贴近群众,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听取大家对县政协、乡(镇)、村三级干部作风建设以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蹲点期间,共召开民情恳谈会5次,走访农户121户,征求到意见建议116条。县政协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归纳整理后,将认真加以整改,并及时进行反馈。
深入基层察民情。每位干部按照“三个一”的工作要求,走访了一批党员群众,结识了一批农民朋友,撰写了75篇民情日记,提炼了15篇心得体会,完成了15篇调研报告。党员干部还结对帮扶党员户、产业专业户、困难户、热点户共61户,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民情,了解民意,解决民忧,密切了党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了政协干部的良好形象。
为民解忧办实事。对走访的每一户群众,政协干部都详细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今后的打算,构筑起了党群沟通的连心桥。蒋汉雄主席在查邑村蹲点期间得知挂钩帮扶的困难户因病致贫,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并且家中住房十分紧张的情况后,及时与镇、村干部一起研究,提出建房方案和产业发展计划,并协调解决部分建房资金,在解决好住房的后顾之忧后,让其专心发展产业致富。在蹲点期间,针对联系村产业发展现状和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县政协帮助联系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建立产业发展“示范田”五块,积极协调资金33.8万元,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