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施甸县政协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深入县内部分乡镇、景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重点旅游资源现状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后了解到,县内有堪称天然氧吧的善洲林场、摩苍林海和位居世界第三的怒江大峡谷等自然景观,有滇西抗日江防和邓子龙靖边等抗战卫国文化遗迹,有布朗特少民族、契丹后裔等民俗文化景点,还有众多的天然温泉、沙滩温泉和人工温泉等旅游景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缺乏宣传推介,外界鲜为人知,给人有“深藏闺阁无人识”的感觉。加之开发起步较晚,道路交通建设、景点提升打造、改善旅游服务设施等投入严重不足,旅游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针对施甸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一是要及时修编《施甸县旅游发展规划》,找准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生态养生为主体、历史文化为亮点全力打造精品旅游品牌;二是要迅速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落实专门的工作人员和经费,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专人做事,有专款办事;三是要摸清家底,突破重点,加大扶持,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四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工作;五是要借势使力,抓住全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利用影视作品、手机微信、广告宣传等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包装推介旅游产品,加快施甸旅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