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六月,硕果盈枝。在莘莘学子喜迎收获的季节,腾冲市政协牵头实施的澳门善明会爱心长期助学公益项目圆满收官。十年耕耘,该项目累计发放助学金200万元,资助腾冲市家庭特困学生151名,成为市政协助力民生改善、服务青少年成长的生动实践。
善缘结硕果 精准施援手
项目的成功源于一次政协平台的“善缘”。2015年,腾冲市政协在实施爱德基金e万行动项目时,发现仍有众多因病因学致贫的特困学童亟待帮扶。2016年9月,全国政协澳门委员周锦辉先生随团莅腾考察,得知此情后深受触动,慷慨决定通过其夫人陈美仪女士创立的澳门善明会捐赠200万元,并委托腾冲市政协具体落实。
腾冲市政协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市政协主席担任组长,制定严谨的《项目资助实施办法》。项目秉持善明会“关心社会,济弱扶贫”宗旨,精准聚焦腾冲市九年义务教育至大学阶段的特困在读学生(已获同类资助者除外),设定差异化资助标准(义务教育1340元/年、高中2680元/年、大学5000元/年),确保每一分善款用在刀刃上。项目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
十年深耕 桃李芬芳
项目实施十年间,腾冲市政协坚持“资助与关爱并行”,严格把关申报、细致入户核实、建立动态台账、定期跟踪回访。工作人员深入困难家庭,倾听心声,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成为受助学子的心灵伙伴,助力他们卸下包袱、阳光成长。
辛勤浇灌,终得花开。项目受助学生中,111人成功升入大学(含大专),其中18人考入985、211院校,60人进入省属重点大学,5人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截至2025年7月,已有62名受助大学生、8名职高生顺利毕业就业,13人完成初中学业。目前仍有19名初高中生、49名大学生在读。
爱心传递 温暖延续
项目背后,是一个个逆境奋发的感人故事。何某某,母亲重病缠身,家庭负债累累,项目支持使其坚持学业,考入郑州大学,后成功考研深造。陈某某,父母患病,家境极其困难,高考666分被东南大学临床医学(5+3)录取,曾为学费忧心,经市政协协调资助顺利入学,在校屡获殊荣。周某某,父亲残疾,母亲失联,靠低保和接济度日,2023年高考后曾因学费放弃填报志愿,经市政协项目负责人及时介入指导补报,终圆大学梦,现就读云南农业大学,成绩优异。
更令人欣慰的是,受助学子们心怀感恩,积极回馈社会。如杨某某(昆明理工)、刘某某(云南师大)等同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获评“优秀志愿者”。杨某某在信中写道:“我深知接受了社会关爱,也应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希望能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汇聚合力 彰显担当
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教育扶贫的缩影。项目不仅为寒门学子铺就了求学之路,更在边城腾冲营造了崇德向善、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项目虽告一段落,但腾冲市政协服务民生、助力教育的初心不改。未来,将继续汇聚爱心力量,精益求精,在公益助学的道路上接力前行,润物无声伴学子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