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残疾人朋友的难题解决了,再累也值!”近日,龙陵县残联三级主任科员、县政协委员王星荣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个人三等功奖励。作为一名三级肢体残疾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位县政协委员用12年助残路践行着“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期盼”的誓言,在政策落地、基层帮扶、建言献策中书写了动人的助残篇章。
钻透政策:架起惠民“连心桥”
“残疾人最盼政策落地,最怕‘看得见摸不着’。”2012年调入县残联时,王星便将这句话刻在心上。深知政策是残疾人的“救命线”,她把政策学习当作每日必修课,从补贴标准到评定流程,每一项细则都熟记于心,立志成为政府与残疾人之间“懂政策、通民心”的桥梁。
为让“纸上福利”变成残疾人手中的“实际实惠”,她牵头组织评定医师进村入户,累计为1200余名残疾人完成残疾评定;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惠及全县14.7万人次;用心处理每一件信访事项,61件信访件办结率达100%。
“每一项政策落地,都可能点亮一个家庭的希望。”这是王星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推动下,全县多项助残政策从“文件条款”走向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她用专业与耐心,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心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民生保障线。
扎根基层:破解群众“愁盼事”
“我自己腿脚不便,更懂残疾人出门办事的难——怕路远、怕麻烦、怕别人不理解。”这份源于自身经历的共情,让王星把“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当作工作的核心。常年拖着不便的腿脚奔走在基层一线。龙山镇户孔村的困境学子曾因父母残疾面临辍学,王星得知后及时对接爱心基金会,多次协调,最终为孩子争取到高中三年共1.5万元助学金。如今,已大学毕业并找到工作的孩子主动加入社区助残服务队,让善意完成了温暖传递。
龙新乡黑山村的瘫痪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进城办证,王星协调评定医师上门服务,不仅帮老人拿到残疾人证,还同步办理“两项补贴”申请,后续又为其争取5000元临时救助金;平达乡安庆村的残疾小伙在父亲脑梗瘫痪、陷入房产纠纷时,王星第一时间联系法律援助,并送去1000元应急救助金……这些年,王星爬过多少坡、跨过多少坎早已记不清,但残疾人朋友舒展的眉头、紧握的双手,始终是她前行的最大动力。
建言发声:当好民生“守护者”
2022年当选县政协委员后,王星给自己定下目标:“政协委员不仅是社情民意的传声筒,更应是惠民政策的落实者。”她把基层走访中收集的痛点难点、工作中发现的残疾人的困难需求,变成了一份份有温度、有分量的提案。她聚焦残疾人生活痛点,在政协会议上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残疾人政策落实、公租房便捷租赁等多件提案均被列为县级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有的还被评为年度好提案。
“建言更要见行。”王星不仅发声,更抓落实。她推动残疾人康复救助、辅具适配服务覆盖719人次;为857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阳光家园计划”服务,解决照护难题。
她深知,肩上扛起的是无数残疾人家庭的希望,“我守着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王姐,有你在,我们心里踏实。”残疾人朋友的这句评价,比任何荣誉都让她珍视。
此前,王星已先后获得县级优秀共产党员、服务型党员先锋岗、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而此次荣获市级个人三等功,对她而言既是“奖状”,更是前行的“任务书”。王星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微光聚暖,积极履职尽责,强化委员担当,与同行者并肩,为全县残疾人事业添砖加瓦,也期盼更多人加入助残队伍,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关爱中拥抱幸福生活,共同谱写龙陵县助残爱民的时代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