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隆阳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院坝协商为平台,将政协协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凝聚各方共识,为推动隆阳发展和基层治理贡献了政协智慧与力量。

广泛收集协商议题
确保协商有的放矢
隆阳区政协始终坚持“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协商议题。通过党政交题,准确把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委员找题,发挥委员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群众荐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表达自身诉求;各方征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2024年以来,经同级党委批准,区政协审核备案各类协商议题共38件,涵盖城市更新、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提升、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为开展院坝协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认真开展协商议事
提升协商规范化水平
政协主导领衔协商。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各专委会负责人全程参与院坝协商重要环节,并担任协商会议主持人。在“永昌街道上营社区城市更新项目院坝协商议事会”中,区政协精心组织,确保协商活动重点突出,相关负责同志详细介绍城市更新项目情况,参会代表就项目运行管理、收益分配等积极建言献策,最终达成辖区内居民闲置房屋统一管理出租、合理分配收益、成立管委会监督管理等共识。

方便群众就近协商。灵活选择协商场所,以协商议事室、院坝、凉亭、长廊、火塘等为依托,让协商活动更接地气、更受欢迎。如在河图街道董官社区“硬化道路,变孤岛为通途”院坝协商中,选择在社区内的开阔场地开展协商,居民们无须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就能畅所欲言,积极表达对道路硬化的期盼和建议。
各方参与广泛协商。按照“1+2+N”模式,组织政协委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专家学者、乡贤能人面对面交流、互动协商。在金鸡乡“家校政社联动聚合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院坝协商暨“双推”协商议事会上,邀请教育工作者、心理专家和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建议,为汇聚各方智慧、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扎实推动成果转化
增强协商工作实效
隆阳区政协高度重视协商成果转化,对达成的协商共识和意见建议,以党委政府交办、相关部门领办、基层组织协办等方式推动采纳和落实,并进行跟踪回访,适时公布办理结果和成效。
多元办理落实。潞江镇新寨村“提升咖啡精品率,助农增收促发展”院坝协商活动结束后,区政协将共识上报区委,交属地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办理落实。2024年,潞江镇新植优良品种咖啡1000亩,改造低产低效咖啡园2000亩,咖啡亩产和价格大幅提升,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豆子”,还推动了“咖啡+文旅、咖啡+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在2025年春节期间吸引大量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增长,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企业发展。
跟踪回访监督。区政协对协商成果转化进行跟踪回访,适时公布办理结果和成效。板桥镇左所村“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保值增值”院坝协商活动结束后,板桥镇党委政府积极采纳协商共识,修订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审查监督管理。区政协持续跟踪,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村集体经济“输血”与“造血”双向发力的良好格局,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保障了集体资产安全。
解决实际问题。青华街道“长风行动推进基层治理”院坝协商活动结束后,街道党工委将协商共识转化为具体措施,联动区直相关部门开展“进万家门,查千户情,问百姓难”长风行动。通过全方位摸清底数,实现闭环管理,改变了安置小区管理混乱、案件频发的局面,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创兴工作方式方法
打造协商工作亮点
隆阳区政协不断创新“院坝协商”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了一批具有隆阳特色的协商工作亮点。如水寨乡太元村围绕扩大万寿菊种植规模开展协商活动,邀请农业专家、种植户代表等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路径,实现服务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也推动万寿菊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瓦房乡围绕“青储饲料项目建设助力农民增收”开展院坝协商,推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共赢。
下一步,隆阳区政协将持续推进院坝协商行动,不断完善院坝协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协商质量和成效,为隆阳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