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省易地扶贫搬迁接近尾声,近百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走进城市后,如何让他们真正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从心理上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即如何才能实现“稳得住、能发展、逐步能致富”成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严峻考卷。
6月17日下午,部分省政协常委和列席人员们在第二组围绕“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专题进行协商讨论关注到的部分问题。讨论现场,12位省政协常委围绕分组专题发言,省相关职能部门分别作了回应。省政协副主席何波参加第二组分组协商讨论并发言。
“后半篇”文章的考量
讨论中,大家认为,目前,全省99.61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序实现搬迁。但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只是第一步,住得稳、能致富才是最终目的。目前,基本实现了搬得出这重要一步,但怎样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省政协常委董礼书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基层政府还贷压力大;产业扶贫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强;社会治理精细化还有差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省政协常委李勇认为,从全省的情况看来看,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还存在搬迁与发展不同步、社区管理服务滞后、同步搬迁人口问题突出等方面的问题。
省政协常委赵乐静说,这些问题和困难分别是搬迁与发展不够同步;配套改革仍需加强;基层服务与治理亟待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困难。
熊梅常委认为,部分搬迁群众还存在“四个不适应”,即搬迁群众一定时期还存在思想观念不适应、心理不适应、习惯不适应、生产和生活技能不适应等问题。
童书玮常委指出,从调研的情况看,一些地方部分搬迁群众存在“两头住”“两头跑”的现象,即年青人带小孩居住在迁入地的新房子里,年长者经常跑回迁出地料理农活,或者索性依旧居住在老房子里不肯搬出。这种现象的存在,既增加了“搬新、拆旧”的难度,又影响了搬迁扶贫的成效。
让政策落进群众心坎里
围绕讨论主题,常委们认为,让群众搬迁之后能“扎根”,踏实过上好日子,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关键,这就需要让政策落进群众的心坎里。
陈志国常委建议,整合集成国家和省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政策,强化政策效能,形成一整套兜底性、保障性的政策体系,为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市民提供稳定的扶持和保障。
何云葵常委建议,一是提前谋划,紧紧盯住难点问题,“补全”金融风险防范政策;二是正确认识,牢牢聚焦关键问题,“补齐”致富产业发展短板;三是客观看待,稳稳把握重点问题,“补足”搬迁农户增收渠道。
朱德光常委建议,注重均等化公共服务,提升幸福指数。统筹考虑安置区规模、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加快补齐配套设施短板,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提供志愿服务,引导并鼓励搬迁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助和志愿服务。杜官本常委建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保护地资源利用模式,从根本上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冲突。在“应保尽保”,避免了资源的无序开发和过度消耗的前提下,发挥保护地游憩、展示功能,为当地社区居民和地方经济做出贡献。并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生态移民、扶贫攻坚等方式,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
朱德芳常委建议,一方面要入调研,结合全省实际,用活中央、省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市级奖补政策实施意见和对带贫成效明显的专业合作社的专项扶持办法,进一步明确奖补范围、奖补对象、奖补条件、奖补标准、资金来源和操作流程。另一方面要创新利益链接模式。
要让户户有营生
董礼书常委建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化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手工业发展。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规模和效益优势,做好安置点群众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沟通对接,扶持他们参与承租、承包生产经营等方式发展产业,并建立健全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拓宽搬迁群众经营性收入增收渠道。
朱德芳常委建议,尝试在全省推广扶贫公司带动、股份合作等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出不同模式的利益链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分红等方式,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分红;通过成立产业扶贫公司、组建村级种养殖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生产合作协议,发展当地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
李勇常委建议,要紧紧围绕搬迁群众脱贫增收这一目标,加大创新力度,把重点放在精准支持搬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转移就业上。
赵乐静常委建议,贫困群众在搬迁前都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搬迁后应让他们依然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参照相关移民政策,赋予迁出地一定的改革自主权,维护搬迁群众的财产权利和合法权益。
童书玮常委建议,充分发挥扶贫车间的就业吸纳和产业支撑作用,加强扶贫车间建设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实现以“就业”促“产业”,以“产业”带“就业”的良性循环。
金飞豹常委建议,加大文化产业和电商扶贫力度,帮助山区贫困群众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实现脱贫致富和增收。
解决“稳得住”的隐忧
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白建坤代表调研组在发言时指出,“搬得出”已近尾声,但“稳得住”尚存隐忧,“逐步能致富”任重道远。并提出四点建议:就业优先,拓宽搬迁群众工资性收入来源;盘活资产,夯实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基础;统筹城乡,确保搬迁群众有序融入;完善政策,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王卫勇常委建议,易地扶贫搬迁精准为要,坚决高质量如期完成扫尾工作。聚焦“搬新拆旧”“真搬实住”等重点难点,紧盯万人以上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认真抓好后续扶持的各项落实。久久为功,持续打好攻坚战,巩固提高搬迁成效,将易地扶贫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机衔接,要重视做好机制衔接、队伍衔接、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和发展衔接5个衔接。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何波在总结讲话时说,大家的发言可以概括为:一个关键、两个利益、三块资源和四个重点。一个关键就是如何牢牢抓住就业增收这个关键。两个利益就是群众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资产资源如何发挥作用,成为大家致富的动力和源泉。三块资源就是如何盘活群众迁出地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资源,让广大群众吃下一颗搬迁的定心丸。四个重点就是要关注就业、教育、医疗和低保,只有解决好这些关系搬迁群众真正融入的重点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稳得住”的目标。
省直部门作回应
听取12位常委们的建言及何波副主席的总结讲话后,省发改委、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民政厅、扶贫办等省直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回应,并就当前的相关政策作了介绍。
省发改委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后,将继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体系,聚焦搬迁群众关切,突出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安置方式选择和安置区选址、项目建设管理、后续脱贫、拆旧复垦、社区管理和融入“六个环节”,统筹解决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村(区)如何管等具体问题,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政策体系,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精准识别等工作和政策落到实处。
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云南省,是中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则是改善贫困地区民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对此,省自然资源厅回应,目前云南省118个县(市、区)共有2801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绝大部分用地依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保障,目前安置点用地手续完善率已达99.36%。
省农业农村厅表示,将着力提升工作组织管理,着力提升扶贫产业质量,着力提升主体带贫能力,着力提升生产经营服务,加强对贫困县农业生产经营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带贫主体经管管理能力培训,引导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
省民政厅表示,将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聚焦目标任务使劲用力。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加大民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落实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基本养老、扶贫助残、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措施,努力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水平。
省扶贫办介绍,自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开展以来,云南省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挂牌督战,对剩余未摘帽的9个贫困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8个县,由省级领导定点督战;对未出列的429个贫困村,由州(市)、县(市、区)两级挂牌督战;对11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督战。建立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直通联动督战机制,强化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全面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漏项弱项,实化细化问题清单,明确作战任务和逐一对单销号责任。
(作者:云南政协报记者 贾磊 和士勇 文 亓鸿 图 贾磊 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