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市政协在昌宁县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委员工作室建设、“院坝协商”行动和助推乡村振兴推进会议。
会议听取了五县(市、区)委员工作室建设、运行、管理和“院坝协商”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市政协社法委委员工作室建设、运行、管理和助推普法强基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全市政协系统委员工作室建设有序推进,市政协各专委会已经成立或指导成立6个,县级政协计划成立105个,已经成立89个。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制度,坚持科学覆盖,载体多元,委员工作室参与委员1181人,开展活动168次,参与活动委员909人,联系服务群众8781人/次。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政协委员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的要求。
全市政协系统“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更加规范务实有效,用心、用力、用情抓实“院坝协商”工作,在76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立协商议事室265个,2023年计划开展“院坝协商”议题170场次,截止6月底,累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68场次,参与协商1440人次,形成共识200条,解决问题154个。通过真干、实干、巧干,实现了乡镇“院坝协商”行动乡镇(街道)全覆盖,并向村组延伸。体现了聚众智、谋良策,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工作,助力基层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了一批长期以来基层想要解决而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为党委政府增进了新合力,为政协履职搭建了新平台,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途径,为改革发展凝聚了新共识,推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了一大批协商议事成果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传播了政协协商文化,呈现了基层欢迎、群众受益、社会好评、党政满意的良好工作态势。
会议要求,要稳步有序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切实加强运行管理,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切实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要在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五个方面”协商重点,全力推进、全面完成“院坝协商”行动任务。要明确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坚持“党政所想、群众所需、政协可为、委员所能”的原则,结合市政协专委会和县级政协工作实际,精准、务实、高效开展好助推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