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市政协开展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调研

发布日期:2023-08-07 18:15     来源:市政协民族宗教华侨和外事委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8月2日至4日,市政协民族宗教华侨和外事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有关负责人,对我市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情况开展调研。



调研组深入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进行调研,实地了解机关单位、社区、医院、企业等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情况,广泛听取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


调研组认为,保山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多宗教并存的边疆地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持续构建了协同、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各项工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保山市、腾冲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施甸、龙陵、昌宁3个县被命名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12个单位被命名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松山干部教育基地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保山学院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率先在全省把11个边境村整体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率先实现2个边境县(市)、4个边境乡(镇)、11个边境村(社区)全部建成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


调研组建议,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促进民族地区团结和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边境安宁的现实需要。要进一步深化对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的认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走出一条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特色之路。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工作,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域推进”要求,以省级、国家级考核目标为导向,深入研究创建测评指标体系,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等创建工作。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紧紧围绕我市的优势特点,讲好保山民族团结进步生动故事、发出保山民族团结进步响亮之声,打造具有保山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要持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