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理论园地  >  正文

理论园地

学习杨善洲书记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14-12-02 17:23     来源:      点击量: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学习杨善洲书记心得体会

 

市政协办公室科员  赵  燕

(2014年3月)

一直对善洲老书记曾经坚守的大亮山林场心向往之,觉得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近距离,更直观地感受老书记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3月20日,市政协机关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赴善洲林场体验学习,我有幸参加。上午8:30从保山出发,离开二级公路后,经过十多公里的碎石山路,11点左右到达善洲林场。我们先到杨善洲墓地向老书记致献了花圈和菊花,全体党员干部在墓前重温了入党誓词,然后参加了杨善洲上山造林时住过的老窝棚。看到老窝棚的瞬间,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样的窝棚已经不能用“简陋”两个字来形容,四面通风,阴暗潮湿,老书记那么大的年纪,居然就坚守了那么多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事迹陈列馆里,那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照片,那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照片,那一件件破旧的用具,都在无声地告诉我们,杨善洲是怎样一个人!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建资产几个亿,分文不收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施甸县的民遥,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对于杨善洲老书记的事迹,我听了很多次,学习了很多遍,但每一次学习都能让人产生新的震撼,都能让心灵重新接受一次洗礼。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地委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全民,勤奋工作。杨善洲同志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于1988年3月,扎根施甸县大亮山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2008年11月无偿将林场管理权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林场从一片荒山秃岭和灌木林地变成了全县最大的连片华山松林地,林地面积达5.6亩,林木覆盖率由10%提高到98.7%,活立木面积达到33万立方米,预测林业产值已达3亿元。如今,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杨善洲老书记1991年6月被云南省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报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老书记说,他一辈子获奖无数,但最喜欢的还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这是对共产主义事业最朴实最诚挚的情感啊。

老书记曾经说过,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民心,经常深入实际、基层、群众,密切干群关系。要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杨善洲老书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足迹留在了保山的山山水水之间,他把办公室放在了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中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公而忘私,就是这样的情操,让他永远活在世人的心里。

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他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他在领导岗位几十年,勤政务实,为一方发展殚精竭虑;他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努力培养优秀干部;他严于律已,始终作到两袖清风,艰苦奋斗;他亲民爱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苦甜装在心中。就是在他退休后,他仍然选择上大亮山植树,谱写出精彩人生乐章中又一个动人的音符,他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杨善洲精神的实质内核是公仆精神,作为领导干部,他牢固树立公仆观、严守公仆本份,充满公仆情怀,勇担公仆责任,永葆公仆本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杨善洲就做到了一辈子服务人民,一辈子艰苦奋斗,一辈子无私奉献,一辈子严于律已。他用一生的行动,铸就了时代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