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理论园地  >  正文

理论园地

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杨艳芝

发布日期:2014-12-02 17:07     来源:      点击量: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市政协办公室人事老干科科长  杨艳芝

(2014年3月)

按照《保市政协党组班子和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从今年2月开始,参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省委、市委领导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的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了教育实践活动规定的学习读本,初步领会了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及重要意义。现将我“学习教育”阶段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新形势下,要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政党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学习,我感觉到,作为一名非党干部在参加教育实践活动重点需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深刻理解、领会和把握这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执政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执政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又在2012年11月17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个唯一标准,是求真务实、科学行政的具体表现,是每名干部的实践观、群众观的生动实践。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目标对了,标准明了,才能指导和推进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否则,一旦目标不对、标准不明,则会使我们的工作失去方向、偏离重心。

有了标准,不采用、不使用,再唯一、再最高的标准,也等于是白搭、空摆。坚持群众满意的唯一标准,就必须要求我们的各项考核指标、措施、政策,都必须始终坚持“群众第一”、“群众至上”的原则,必须将民意、民情真正吸纳、充实到方案、标准的制定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让群众说话,让群众说得上话,让群众说话管用。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它必须落实到党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无论是征求对政府工作的意见,还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或做出有关决策,都要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结果交给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只要群众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的,就坚决不做、不出、不行、不施。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自己时刻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要深入群众生活的最基层,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手拉手交流,特别是了解困难的群众所需所盼,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拉近与群众距离,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为群众做什么,清楚认识群众路线的所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