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钱不要物,只想要个第一书记。”这是一句流传在中国乡村地区的顺口溜。“第一书记”是个什么官?为什么这么受老乡欢迎?
第一书记是中国减贫历程中的重要力量。中共自2013年始,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其中,第一书记须是中共正式党员,具有1年以上党龄和2年以上工作经历。他们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沉下心、融进去、办实事,担纲脱贫致富“火车头”的角色。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300多万名。这个庞大的群体,如同散落在广袤田野里的满天星,在“第二故乡”发光发热。
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到大凉山腹地,从革命老区到高原藏区,数十万第一书记带着村民“追光”的故事,是十八大后中共带领全国上下同心战“贫”的写照,是中国减贫史上高效而温情的一个篇章。
贫困是人类社会顽疾,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为摆脱贫困艰难求索。成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最基本制度保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7亿多人在发展中脱贫;十八大以来,中共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至2020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了中国人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
一方面,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摆脱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世界贫困人口版图,中国减贫的“大价值”世所公认;另一方面,不让一个贫困民众掉队,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切为了“人”,中国减贫朴素的“小落点”也引起外界共鸣。
村民们脱贫后“眼里有光”的样子,令外国纪录片导演印象深刻。西方学者曾指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所实现的最伟大的人权成就;中国的人权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之贫富,国之责任。长期以来,中共致力于在发展中解决贫困问题。这场不放弃、不懈怠的“与穷的战斗”,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过上好日子,让贫困民众“有更好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好的居住条件”。
浙江安吉“一根毛竹”撬动百亿规模竹产业,山西大同的黄花菜成为“致富菜”,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成了村民的“幸福车间”,革命老区民众吃上了“红色旅游饭”,一根根网线帮助“土特产”走出大山……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因地制宜的方案,让农民过上了脱贫增收好日子。
中国减贫对人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信息流通的加速,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增强,深刻影响和改变着贫困地区民众的思维方式,现代观念显著增强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打下基础。
如何对待弱势和少数,是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子。中国的减贫与发展实践对“人”的观照慎终如始,将妇女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对少数民族整族脱贫特别上心,量身定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老年健康西部行项目、贫困残疾人帮扶项目……呈现了中国减贫故事中充满人情味的叙事。
时至今日,脱贫已成“过去时”,乡村振兴正当时。中共作出了继续向乡村选派第一书记的决定,“扶上马,送到底”,让“希望的田野”上弦歌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