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桑梓之情 大爱无疆——记保山市政协委员、华盛玉雕创艺厂董事长林金秋

发布日期:2022-10-09 17:39     来源:龙陵县政协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编者按: 2018年全市政协系统脱贫攻坚助推行动为我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政协贡献。2021年,为接续做好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全市政协系统遵循“党政所想、群众所需、政协可为、委员所能”的原则,深入开展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行动,充分组织和发动全市级政协系统和政协委员,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脱贫群众就业、集体经济壮大、群众素质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出智,为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连任两届保山市政协委员的华盛玉雕创艺厂董事长林金秋就是市、县政协委员用心用情用力投身于“双助推”行动的典范之一。


每天都要从“精打细算”的企业家到“循循善诱”的授课教师,再到与学生“无话不谈”的朋友或“谆谆教诲”的长辈,随时 “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就是林金秋日常工作生活的写照,在讲述十余年来校企联合办学时,林金秋的深情谈到:“看着把一个个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系统的文化学习和玉雕专业培训,他们学有所成、能自食其力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兑现承诺——推动脱贫群众就业创业


“我家在龙陵发了财,‘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要回报龙陵的父老乡亲,与龙陵职中共同开办玉雕专业班,为龙陵培养本地玉雕人才,带动黄龙玉产业的发展,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可以就近就地的就业,请大家支持我的决定。”林金秋召开家庭会,语重心长地对家人说。随后林金秋拿出多年的积蓄购进雕刻机600台、抛光机12台等玉雕教学配套设备,于2011年10月正式开启了与龙陵职中校企联合办学的历程。


 

据龙陵职业中学校长周根良介绍,今年62岁的林金秋是来自福建莆田市东峤乡下屿村一个玉雕世家。通过几年的努力打拼,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玉雕企业,在林金秋的精心打理下,企业做得风生水起,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收入可观了,可林金秋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看到龙陵给自己带来财富,但仍然有一部分边远的山区人民还处于贫困之中,作为当地的一名政协委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为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什么?林金秋走进龙陵职中,与职中合作开办黄龙玉玉雕培训班,开设玉雕专业,重点招收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开办玉雕班级32个,招收学生(员)1507人,毕业20个班级,毕业学生达1000余人,由于玉雕班毕业学生过硬专业素质深受玉雕珠宝行业企业青睐,就业率达100%,为800余个困难家庭带来了稳定脱贫,其中,在龙陵县境内从事黄龙玉雕刻加工销售共计400余人,在华盛玉雕厂就业的就达到100余人。这些毕业生中,林玉柏、高发超等3名学生获“云南省玉雕大师”、郭跃龙、花寿德等12名学生获“云南省玉雕名师、李光钦、李加自、姚茂祯等120名学生荣获“云南省玉雕师”。这些毕业学生中月薪资达到1万元以上的共有140余人,占玉雕专业毕业学生人数10%左右,薪资到6000元以上占90%,累计有100余人选择自主创业。林金秋不仅职中校内办学,还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在龙陵黄龙玉的出产地周边地区开展农民工玉雕技能培训班,先后在象达镇朝阳社区、龙新乡蚌渺社区、镇安镇北社区设立了三个玉雕教学培训基地,现已培训农民工2500多人,得到了学员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培养了大批本土的玉雕人才,有效推动了龙陵黄龙玉产业的发展,玉雕班在大家的心目中成为了龙陵玉雕人才的孵化器,也是脱贫群众稳定就业的致富厂,该专业已成为龙陵职业教育中全国知名、云南第一的品牌专业。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实训基地”等荣誉。


倾情奉献——助推群众能力素质提升


为培养好每一位学生的玉雕技艺,在教学上林金秋根据玉雕专业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他坚持每周亲自给学生上课,每晚对学生巡查确保安全,对不守纪律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尽力给予帮助,每年拿出20万元补助贫困生,截至目前,补助经费已超过300余万元,他将一腔热情和爱心倾注在寒门学子身上。


 

珠宝系班主任李丽芳介绍,一名来自龙陵县木城乡的学生刘芹思,入学后因经济困难面临退学,林金秋了解到情况后,每月从华盛玉雕厂拿出800元生活费,帮她渡过难关!林金秋常念叨:“玉雕专业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比较困难,我也是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对他们的贫困感同身受,我只有俯下身子真心和他们交朋友,用爱心换取学生的信任,让学生不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有一次凌晨1时许,学生胡家能肾结石病痛发作,同学们跑来叫醒林金秋,看着痛得在床上翻滚的胡家能林金秋果断地说:“立即送县医院”。挂号、就诊、输液……,直至凌晨7时,林金秋还让家人专门为胡家能同学送来了米粥、面条和水果,胡家能感慨地说:“林老师像自己的亲人,在校生病得到这么周到的呵护,真的好感动!”。


2019年,林金秋又专门开办了残疾人关爱班,先后招收来自保山五县(市、区)残障学生94名。在校期间林金秋给予每名学生每月200元补贴和很多的生活关爱,在玉雕教学上安排最好的玉雕大师、名师作为关爱班培训教师,并给以最好的玉雕技艺指导,通过培养多名学生玉雕作品在各个领域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让他们通过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为残障人士就业打开了一道门。林金秋常说“玉雕班的学生就像我的孩子,教会他们玉雕手艺,就是帮助他们一家摆脱贫困”,林金秋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玉雕班的学生一提起林金秋都会称林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更是为他们解贫帮困的好心人。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到更多的关爱,到周末或节假日会把学生们叫到一块,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学习、生活和对未来的期盼,与他们一起分享学习和生活的经验。


“有烦心事,找林老师”这是林金秋对关爱班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还打印出来附上电话号码贴在了教室显眼的地方,因为大部分学生当面不敢表达想法,有语言障碍的学生也可以方便通过发短信进行沟通。一部分学生身体原因手部无法正常操作传统手动雕刻机,林金秋及时安排资金购买了一批电脑数控雕刻机开展教学,帮助这些同学实现玉雕梦。


通过两年的学习培训,关爱班的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玉雕作品,2022年以来有12位同学与林金秋签订了用工意向合同,他们毕业后可直接在华盛玉雕厂就业。关爱班的高位瘫痪的高发超,凭借精湛的玉雕技艺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如今已成长为云南省内最年轻的“云南玉雕大师”,被命名为“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担当作为——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政协委员的职责。由于周边疫情形势影响,林金秋得知有大量农产品滞销,很多农村青年难以外出务工,作为一名保山市驻县政协委员,他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发挥政协委员联络优势及时联合相关电商企业,设立“龙陵特色产品直播间”,开展直播带货、直播培训。通过“直播+短视频+淘宝销售”的渠道,已累计为10余家龙陵本地企业销售石斛、野生核桃油、蜂蜜等特色产品。同时,还联合相关企业,大力培养乡村实用型电商人才,培训乡村电商从业者560余人次,其中,困难群众216人次。


 

林金秋说“为困难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是作为政协委员应尽的职责,更是一名中共党员中的政协委员应有的使命担当”,他不仅仅关心校企联办学生的成长,还关心职校挂包联系贫困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先后捐助资金9万元帮助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玉雕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龙陵职高开办玉雕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发展前景。林金秋说:“他珍惜获得的每一份荣誉,会一直秉承‘培养玉雕人才,回报社会’的教学宗旨,牢固树立委员意识,帮助更多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