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具有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蚕桑产业发展几起几落。近几年来,我省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历史性机遇,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推动了蚕桑基地和丝绸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日益凸现。云南已成为“东桑西移”的重要省份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国桑园面积为1224.39万亩,其中广西发展最快,桑园面积已达201万亩;云南省桑园面积110万亩,居全国第7位。
一、蚕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丝绸产品在国际消费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市场位置。蚕丝作为“纤维皇后”,素有“人的第二肌肤”美称,其舒适和保健功能无法比拟,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崇尚回归自然,蚕丝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已成为国际消费的主流之一。现在世界蚕丝纤维产品仅占世界纤维产品总量的0. 175%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就国际市场而言,目前,欧洲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南美、中东和南非以及原东欧国家成为丝绸新的消费地区。就国内市场而言,我国人均丝绸消费量不足0. 25米。国内外丝绸市场蕴藏着较大的消费潜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世界茧丝绸产区结构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从国际上看,日本、韩国的茧丝生产已萎缩,印度、巴西、越南等在逐渐发展。就国内而言,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区桑园面积缩减,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丝绸企业的持续运转,必然向西部寻求原料支撑;而西部丘陵山区的气候、土壤以及经济结构,适宜发展蚕茧生产。东桑西移是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蚕业经济整合的客观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每年投放1亿多的茧丝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蚕桑产业的发展。这为我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我省应抓住东桑西移这一历史机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立一批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走区域性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加快我省蚕桑产业发展步伐。
二、我省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和条件
一是我省具有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以保山为例,作为西南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保山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永昌丝”曾闻名海内外。当地农民素有种桑养蚕的习惯;二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我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环境清洁,被专家们誉为种桑养蚕的“天堂”;三是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种桑面积广,据有关专家考证,我省共有120个县(市、区)250多万亩土地适宜种桑养蚕。劳动力充裕,适宜发展密集型劳动的产业;四是地缘优势明显。东盟国家和南亚地区是传统的丝绸消费大国,我省与这些国家接壤或相邻,随着国家西部大通道建设的推进,云南丝绸走向东南亚、南亚更为便捷;五是发展基础较好。首先,我省有120个县适宜种桑养蚕,现已有基地县35个,发展桑园面积110万亩。其中万亩以上桑园面积的有14个,养蚕农户16. 57万户。其次,具有一定规模的缫丝加工能力和丝绸深加工能力,全省已有缫丝企业10家,生产能力3000吨白厂丝;六是比较效益明显。现有桑园大部分利用缓坡地和包谷地种植,亩增效益1000元以上。几年来,保山市努力打造优质原料茧基地,从5年前不足千亩的规模,迅速扩大到隆阳、施甸、昌宁三个县(区)的14. 71万亩,2007年已有2.5万户农户养蚕82500张、生产蚕茧2880吨。蚕桑综合收入800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超2500元,人均收入超500元。与种包谷相比,亩增效益1500元以上,被农民形象地比喻为“绿色存折”、“月月红”、“摇钱树”。同时,种桑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土、净化空气。桑枝条可综合利用,又可作燃料,节约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堪称一举多得,一举多利。
三、我省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我省蚕桑产业快速发展,至2007年,桑园面积达110万亩,占全国第七位;当年产鲜茧3. 7万吨,占全国第九位,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东桑西移”重视程度不够,未把蚕桑产业摆在应有的位置。表现在投入不足,规划布局不尽合理,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生产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后继乏力;二是经营管理上条块分割严重,新品种新技术难以推广。目前云南蚕桑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行政推动,导致“重种轻管”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农民贫困面较大和农民素质的差异性导致投入和管理跟不上,掌握和应用蚕桑科技的能力和水平较低。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率还较低。全省蚕桑效益还未从根本上体现出来;三是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能管理机构不健全,宏观调控能力弱,整个行业几乎处于各自为阵的无序竞争状态;四是经营方面,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由于大部分蚕桑企业都是以县域为单位运作,所以,生产水平不高,行业比较效益优势反映不出来。而且,生丝加工能力较弱,没有较稳定的市场渠道,虽然多年来没有积压的蚕茧和生丝,但都是低效益经营。从而导致了工业企业对农民的投入扶持能力弱,自我发展能力差。
四、我省发展蚕桑产业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
(一)发展目标。根据云南省发展茧丝绸产业的总体规划:至2010年全省发展桑园面积150万亩,年产鲜茧10万吨,生产白厂丝1.2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0亿元,工业产值超20亿元,出口创汇1. 3亿元,利税突破3. 5亿元。
(二)措施
要抢抓机遇,推进云南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扶持,从技术上给予保障。这里,我仅就政策层面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抢抓机遇,推进发展。要抓住云南作为全国“东桑西移”工程重点省份之一的契机,制定落实发展规划,把发展茧丝绸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富民兴滇,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作为继烟、糖、茶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并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做好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好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2)合理布局,科学发展。从全省角度讲,要把蚕桑规划在最适宜种植区,做大做强蚕桑基地县。从局部地区讲,要科学规划集中连片,着力打造一批“万亩乡、千亩村、百亩组、万元户”,同时,不与粮食争地,避免烟桑矛盾。从农户讲,要适度规模,提高亩产值。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要延伸产业链,种、养、加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
(3)政策扶持,加快发展。政府要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将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要在蚕桑重点区域选择蚕桑基础较好的县(区)、乡,扶持建设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或示范园区;要加大对蚕桑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包括:小蚕共育,集中连片桑园的水、电、路建设,蚕种繁育场,蚕桑科技项目等。要加大对蚕桑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好龙头企业在行业资源整合中的优势作用,带动农民发展。
(4)完善机构,合力发展。蚕桑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产业链长,涉及种植、养殖、流通、加工、销售、出口等,同时也涉及许多部门,需要部门间协调配合,更需要建立必要的组织领导机构,如在省农业厅建立专门的处,配备行政的、技术的力量,对全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制定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避免“两头热,中间凉”现象。
(作者系保山市政协主席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