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派团体  >  正文

党派团体

关于尽快落实地州高校引进人才的事业单位编制的建议 魏国彬

发布日期:2014-12-04 10:41     来源:      点击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4年1月10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这是云南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云南省跨越式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固然令我们这些被编制问题灰心丧气的引进的外地人才热泪盈眶,倍感欣慰,但是,我们更希望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拿出实际举措,尽快落实我们这些地州市高校引进人才的事业单位编制,给我们这些为地州市高校做出贡献的引进外地人才以正式的编制身份。

地州市高校引进人才的事业单位编制问题由来已久,但是直到去年我们才发现这个问题,原因就是我们不满地州市高校的人才待遇,欲辞职离开云南去外地工作。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学院自2006年9月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均没有事业单位编制,总共不到500名教师就有220名(另一个版本是260人)引进的外地人才没有落编。经过同学之间的非正式沟通,我发现,存在引进外地人才事业单位编制问题的地州市高校不仅仅只有我们保山学院,红河学院、临沧师专等9所地州市高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引进外地人才落编问题。

自2006年引进外地人才开始至今,引进人才编制问题就已经拖延了8年。在这8年期间,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社厅、云南省编制办等相关主管部门都没有重视这个问题,都没有主动为我们这些引进的外地人才落实编制,致使我们这些引进的外地人才难以安心乐业,导致我们学院高层次人才相继流失,毕业一个博士就流失一个博士。引进外地人才事业单位编制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体现为:

第一,损害引进外地人才的知晓权,这是不尊重人才的表现。从2006年到2013年,地州市高校对未落实编制问题均采取掩盖隐瞒的态度,不是有些老师要调离本单位,我们还无法知晓事实真相。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云南省人才强省战略的精神,完全不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完全不是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行为。

第二,导致地州市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没有编制,高层次人才倍感沮丧,人格受到侮辱,保障难以实现。在其他省份,高层次人才是首先予以编制保障的,是最受尊重的一个群体。按照道理,云南省应该比东中部地区更求贤若渴,更重视高层次人才。而在偏远落后的云南,人才本来就最为匮乏,却最不受尊重,引进的外地人才连最基本的国家认可都得不到。所以,我们保山学院自己培养的博士几乎全部流失到中东部地区,没有毕业的博士也在观望之中。

第三,影响地州市高校的正常发展。没有编制,无法引进人才,学校的教师队伍就不能扩大规模。由于没有教师队伍的规模,师生比急剧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就受到限制;由于没有教师队伍的规模,学校的教师职称数量受到限制,职称腾空难,后进教师晋职没有指望;由于没有教师队伍的规模,新增专业没有师资,学校的招生专业无法拓展,传统专业又跟不上时代步伐;由于没有教师队伍的规模,教师紧张,所有教师全部投入到教学之中,学校的科研停滞,科研产出逐步呈下滑趋势。

第四,影响地州市院校的长远发展。地州市院校大都面临最紧迫的任务,保山学院面临本科评估,红河学院面临申硕冲刺,临沧师专面临升本难题。如果没有高层次人才,引进不来人才,学历职称就达不到国家标准,专升本、本科评估和申硕都将面临危机。例如保山学院,如果本科评估不合格,本科资格将会取消,前面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乌有,云南省投入的大量财力人力都将失去价值。

借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的机会,我希望,地州市高校引进外地人才事业单位编制问题不要再继续恶化,负面影响不要再继续扩大,人才流失问题不要再继续存在。因此,尽早落实地州市高校引进外地人才的事业单位编制,给这些高层次人才以国家认可的安全保障感,给地州市高校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因为它关系着地州市高校2000多名高层次人才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9所地州市高校的正常发展,关系着云南省人才强省战略是否能够真正落实。